煤价稳定期已过,再次进入上涨通道。受10月份“南热北凉”的特殊天气影响,终端库存未能在淡季实现有效垒库;而进入11月后,冷空气活动将逐步频繁,冬季取暖用电负荷预期攀升,叠加“双拉尼娜”可能发生,为保障冬季用煤安全,部分存煤偏少的终端补库需求持续释放。今日,港口贸易商报价较昨日上涨了20-40元/吨,但实际成交不多。
回顾本轮煤价上涨,核心驱动是生产核查带来的供给收缩;恰逢下游补库、港口库存走低等,从而实现10月电煤需求淡旺季过渡期的超预期反弹。展望后市,上级主管部门将在11月开启安全生产考核巡查,产地安全环保检查趋于严格,叠加前期内蒙生产核查通报后减量逐步落地,煤炭供应有望进一步收缩。
本周,受产地库存水平不高支撑,市场看涨情绪有所升温,贸易商报价小幅上调。下游需求方面,主要以执行长期协议订单及周边刚性拉运为主,整体采购节奏平稳。此外,近期外购价格的上扬以及气温下降带来的季节性需求预期,共同对区域煤价形成了有力提振。本周,港口市场一改上周走稳态势,转入偏强势运行格局,各热值煤种报价全面上涨。而贸易商普遍持有较强的惜售待涨心理,报价意愿偏高且议价空间有限,短期在供需结构偏紧的背景下,煤价将保持坚挺,易涨难跌。
下游方面,部分终端用户存在刚性补库需求,询货行为趋于活跃。市场供需结构呈现紧平衡状态,可流通的现货资源尤为稀缺,这为卖方持续挺价提供了核心支撑。大秦线恢复后,调入增加的同时,需求也不弱,调出也保持高位,环渤海港口库存整体处于偏低水平,结构性货源紧张问题尤为突出,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看多预期。尽管价格上行速度加快,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非刚性需求的释放;但在当前低库存的坚实基础以及浓厚的市场情绪共同作用下,电厂“买涨不买落”,煤价依然表现出明确的上行动力。
环渤海港口市场情绪偏强,上游报价高企,下游少量投机和刚需,对煤价的接受程度不断拉高。铁路发运量增加带动环渤海港口库存小幅累积,市场风险加大;但受主产区煤价持续上涨影响,港口到货成本提升,上游报价保持坚挺,市场低价资源难寻。预计本月上中旬,煤价稳中上涨为主。(本文章为鄂尔多斯煤炭网独家报道,转载请标明出处,谢谢!)
上一篇: 没有了
下一篇: 煤价创新高后 还能涨多久?